栏目导航

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心若向阳,万事光明,人只要心中有光,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30 08:10:19    



每个人都会经历过一段苦难的时光,也许有的人现在正在经历着。


每一段艰辛难熬的时光,都是一次心的打磨与锤炼。


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:“苦难是什么?苦难应该是土壤。”


苦难是将我们播种在土里,默默地繁衍生息,待收获时节,便是一地惊喜。


以平常之心

等待美好的到来



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都会有每一个阶段的烦恼。


所有的经历都是一段旅程,旅程中的新鲜事物,都是来启示我们的。


《古诗十九首·青青陵上柏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”。


意思是,生于天地间的人,如同在外远行的旅客,急于归家那般快速归为尘土。


人生如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,等我们觉察到,时间已匆匆流逝。


不管当下遇到的事情,带给我们何种的体验,都只是路上的风景。


人人都喜欢美好的风景,但路途上总有一些不美妙的体验。


最终这段旅程是否美好,取决于我们的内心。


以美好观照外物,得无限美好,以暗淡观照外物,得失意黯然。


心怀美好,就是用一颗平常心接纳万事万物的变化,并且不论外物如何变化,都相信一切问题可以解决。


陶佃在《王君仪》诗中说:“云开雾散却晴霁,清风淅淅无纤尘。”


意思就是云雾都散开了,天气转为晴朗,清凉的风习习吹来,却没有细小的灰尘。


也许我们经历着暴风洗礼,但每一次洗礼都会将身上的凡尘也一并洗涤。


看似在暴风中受虐,实则是在暴风中升级。


心若能向阳,发生的一切,我们都能体验到光的照耀。


人只要心中有光

所到之处都是光明



王阳明有个弟子,徐樾,曾自以为已经深谙阳明心学的精要,就有一些得意。


于是王阳明就让他对光进行说明,徐樾每提出一个就被否定一个,直到全部被否定。


他变得很沮丧,王阳明说:你太执着于外物。


王阳明指向烛火:这是光。又指向窗外被烛光照亮的湖面:这也是光。


再指向河面星星点点的渔火:这都是光。


徐樾观照片刻,恍然大悟,光既不在烛火上,也不在日月星辰之间。


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“此心光明”。


只要我们的内心有光,外物都只是投射,投射的也都是光明的事物。


无论我们走到人生的哪一个阶段,都要学会点亮自己内心的光明。


人生有高处,就会有低谷;有平处,就会有坑洼。


最重要的不是,我们走在了什么路上,而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去行路。


内心有光的人,是积极的、乐观的,拥有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。


人心向光,就会与光不期而遇。


点亮心中的光

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



每个人心中都有光,就像蜡烛一样,点亮之后,周围都有了光亮。


也许,起初我们都只是蜡烛,但随着自身能量的增大,会成为太阳。


每一个人,都是同心圆的圆心。


如果我们用圆规作图,往往是将圆心先固定,再以半径来画圆。


人的一生,其实都在完成着画圆的过程,你的能量有多大,就会多大的圆。


同心圆简单来说,就是在同一平面上同一圆心,而半径不同的圆。


这是一个数学理论,生活中却无处不在。


如果我们是蜡烛,能照亮是一个空间;如果我们是灯,能照亮更大的空间。


如果我们成为光明的中心,就会照亮整个世界。


也许有人会怀疑,以个人之力照亮世界,就是天方夜谭。


但我们又会从生活中,找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。


比如:林俊德院士,参与了中国所有核试验,生命最后时刻仍在为国工作,直至一睡再无醒来。


每个人,都可以躲进黑暗里,也可以活在光明处。


你成为光明,一切都会源源不断地靠向自己,也许有人喜欢黑暗,但没有人不爱光明。


若我们能点亮内心的光,就会消融周边的黑暗。


若他人能在我们的光中得到滋养,得到点亮,就会有更多的光明照向黑暗。


成为光的中心,让人生体验一次点亮的游戏。


当你成为光源,所遇之事,皆为好事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