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什么是可转债是怎么回事(可转债新股都是抽血机器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8 22:58:45    





一、什么是可转债?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债券,指的是持有者可以在特定时期内,按照一定比例或价格,将其转换为特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债券。可转债每张票面价是100元,可以到期还本付息,与普通债券不同的是,可转债附带转股权,也就是说可转债的持有人可以选择按约定的价格和比例,将债券转化成股票,从而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的收益。


二、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发行可转债?可转债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,其本质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。与发行普通公司债相比,可转债更受上市公司青睐,因为可转债的转股设计,降低了债券的发行成本,一只可转债对应一只正股,可转债的表现与正股表现深度关联。


三、可转债与新股发行一样,过多发行也会增加融资抽血?可转债和普通债券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,因为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,和新股发行一样通常会增加公司的股本,从而增加公司的资本。在股市中,可转债可以充当融资的工具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,既可以增加公司的资金流动性,也可以避免进行直接股票发行所可能带来的稀释效应。然而,与新股发行不同的是,可转债的发行不会直接增加公司的股本。因此,虽然可转债的发行会从股市中抽取资金用于融资,但并不会导致像新股发行那样的“抽血”效应。然而,如果大量的可转债被发行并转换成股票,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股市资金的流失,从而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压力。同时,如果可转债的价格被大幅高估,那么其转换成的股票就可能对现有的股票持有者产生稀释效应。


总的来说,无论是新股发行过多,还是可转债发行过多都会更多的抽血,增加股票的发行量会“圈”更多的资金,可转债过多发行也要收紧!

相关文章